小“恙”你可把我害惨了
6月的一天,小吴与往常一样来到户外钓鱼,2天后突然出现畏寒发热,测体温最高达到40℃,同时伴随着头痛、乏力、反复恶心呕吐等症状。小吴立即到社区医院就诊,抽血结果没有明显异常,社区医院予以经验性抗感染治疗两天后,症状未见好转,体温仍在40℃左右居高不下,小吴只得来到耒阳市人民医院进一步治疗。
感染科医生询问了病史,进行体格检查时注意到小吴右侧手臂内侧有一0.8cm*0.8cm大小红褐色焦痂,追问病史,发现小吴一周前在户外垂钓时曾被不明昆虫咬伤,当时留下了一块红色斑丘疹,几天后斑疹形成水疱并自行脱落结痂,小吴以为已经好了,未再继续关注。不曾想就是这小小的一块焦痂,成为了诊断和治疗病情的关键,让医生找到了小吴高烧不退的原因——恙虫病。
恙虫病,又名丛林斑疹伤寒,是由恙虫病东方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,是一种以啮齿类动物(黄毛鼠、社鼠、兔、猪、猫)为主要传染源,恙螨幼虫为传播媒介的自然疫源性疾病。
恙虫病的传播途径
恙螨(也有时叫红臭虫或收割螨)是一类生活在草地、灌木与藤本植物中的螨。多集居于杂草丛生的丛林中。分布于(广东、广西、湖南、江西、四川、贵州、浙江、山东、西藏等地)而当人在野外工作、休息时,受感染幼虫叮咬时即可能被感染。人与人之间不传染此病,也无接触病人导致传播的报道。
易感人群
人对恙虫病东方体普遍易感,从事野外劳动者,钓友和户外爱好者或与草地频繁接触的人群易患本病。男性略多于女性,得病后人对于同株病原体可保持持久免疫力,但对不同株的免疫仅可维持数月。
恙虫病的预防
一、消灭传染源
主要是灭鼠,采用各种捕鼠器与药物灭鼠等相结合的综合灭鼠措施。
二、切断传播途径
主要是改善环境卫生,在房屋四周清除杂草以防恙螨滋生;在屋内外及可疑场所喷洒杀虫剂以杀灭各种节肢动物;垦殖荒地以驱除啮齿动物。
三、保护易感人群
在疫区工作时要注意个人防护,扎紧裤脚袖口,涂抹防虫剂以避免恙螨幼虫叮咬;露宿时应将地面及周围杂草铲除烧掉,并撒上灭虫药物。目前无相关疫苗用于预防。
温馨提示:
经过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医护人员积极治疗后小吴体温正常,并已康复出院。再次告知广大钓友和爱好户外运动的朋友们请注意,如果近3周有户外活动史并有发热,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及时诊治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